青春期:心理建设的关键期

2019-03-23 10:11
文章附图

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一般在10-20岁之间,横跨了个体的整个中学阶段。青少年在这一阶段迅速成熟,身体和心理都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但这个阶段也是青少年心理问题高发的阶段。研究表明,个体成年之后的许多心理问题都是青少年时期产生问题的延续。


小婷是大三时来心理健康中心寻求帮助的。大学以来,她一直深受敏感情绪的困扰。小婷的敏感情绪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易怒,小婷经常因生活中的一点点不顺心就大发脾气,也会因为老师或同学的批评而心情烦躁;二是腼腆,小婷害怕演讲或当众发言,只要听众稍多,现场表达对她来说就变成了一种折磨,常常脸红、结巴、大脑空白,甚至会瑟瑟发抖;三是焦虑,小婷常常会为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情而失眠,在她眼里几乎所有事情都只有消极的一面,都会令她产生不安和焦虑。


起先,小婷认为情绪敏感只是青春期的常态,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改变,所以并没有在意。但是,随着大学毕业临近,学业压力逐渐增强,敏感的情绪对她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因为敏感的情绪,小婷与室友的关系一直不好,室友们都不愿意与她有过多的交流,生怕小婷会突然发火;实习也非常不顺利,每次开会报告都是巨大的挑战,原本清晰的工作常常被小婷讲得支离破碎;找工作和毕业论文也让小婷压力倍增,她甚至对自己是否能正常毕业都产生了怀疑。


实际上,小婷的这些症状早在中学阶段就出现了,但是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每当她因一些小事而情绪激动时,母亲都会立马叫停,因为母亲认为这些情绪不仅是无理取闹,还会影响学习。如果小婷长时间无法恢复平静,母亲还会因此大发雷霆。直到上了大学,母亲依旧认为小婷的敏感情绪是“无理取闹”,等过两年自然会好,没必要太过担心。小婷自己对这些问题也不太在意,直到生活受到巨大影响,才开始关注。


小婷面临的问题在青少年中是十分典型的,许多心理问题其实早在青春期就有了明显的表现,若到成年之后才进行干预,治疗难度会大大增加。但是,仍有很多父母和青少年忽视了这些心理问题,并单纯地把问题产生的原因归咎于“青春叛逆”,认为只要过了青春期,这些心理问题会自然消失。


上述这种观点是十分错误的。一方面,青春期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大多是长期性的问题,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另一方面,所有心理问题都不是小问题,都会在日后的学习或工作中被逐渐放大,并对生活产生诸多消极的影响。所以,小婷的问题如果能够在青春期就被及时发现并得到妥善的处理,她的心理健康水平会比当前好得多。


针对青少年情绪敏感这一问题,法国心理学家斯蒂芬?克莱尔热在《成长吧,少年!》这套书系中,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和建议。他认为,解决敏感情绪的关键不是去压抑情绪,而是去接纳情绪,青少年可以通过规律运动、规律饮食和冥想等方法,不断地调节日常情绪状态;还可以在他人的鼓励下,把自己的想法进行大胆实践,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同时,可以配合积极的交友策略,从他人处获取足够的关注和关心。这些方法和相关实践,都能够帮助情绪敏感的个体在青少年时期就获得一套有效的应对策略,使其在成年期免受敏感情绪的困扰。


除了敏感情绪之外,青少年在青春期中还会遇到其他诸多的问题,如与成人世界观的冲突,难以控制的叛逆行为,不被长辈允许的情窦初开,等等。这些问题很可能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在《成长吧,少年!》书系中,作者从交友、学习、情绪关系、亲密关系等十余种青春期常见问题入手,提供了各个问题的自评工具,并给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这套书系就是一部为青春期的高发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心理健康读物,能够有效地帮助青少年和家长更早地发现青春期潜在的心理问题,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正确方法,使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轻装上阵、健康成长。